国际市场是我国能源战略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的重要构成。我国煤炭供应以国内煤为主,进口煤为辅。合理开展煤炭进口,有效利用国际资源,有利于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、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。
2020年1-2月份,疫情影响下国内进口煤炭剧增至6806万吨,同比增长33.1%。究其原因,年初进口煤的暴增是怎样造成的呢?这样的趋势会延续下去吗?
疫情下的进口煤
2020年3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1-2月份进口煤炭6806万吨,同比增长33.1%。大幅增量原因主要如下:
第一,2020年初集中通关造成数据失真。2019年第四季度我国进口政策整体收紧,为平抑2019年进口额度,海关对2019年年末到港煤炭不做通关处理。2019年12月进口煤数量骤降至277万吨,同比减少746万吨,下降73%;环比减少1800万吨,下降87%。
2020年1-2月对2019年年末到港煤炭集中通关,造成进口数据与实际到货存在时间差。根据海事卫星系统监测,2019年12月-2020年2月,我国进口煤实际到货量月均约2300万吨左右,1-2月份实际到港量约4800万吨。
第二,2月份进口煤需求上升。2020年春节过后,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,国内煤炭市场出现阶段性资源供应紧张,晋陕蒙主产区复工复产缓慢,煤炭供需短期失衡,煤价在2月份上涨约20元/吨,进口煤需求相应上升,进口煤价上涨。2月份煤炭到港量约2300万吨,同比2019年2月份进口煤1764万吨上升达30%。
第三,进口商抢占额度,超进度采购进口煤。2019年国内电厂和贸易商积极开展进口煤业务,进口煤数量持续增加,2020年各进口商及终端电厂纷纷抢占额度,并在1-2月份超前使用进口额度,进口进度超标。以广东省为例,2020 年1月进口煤卸船量720万吨,约占半年总量控制目标的28%,预计一季度广东省进口煤量将达到半年控制目标。
近年来,国内进口煤数据逐年上升。国家统计局公报数据显示,我国煤炭进口从2015年20415万吨,逐年稳步上升至2019年的29967万吨,增幅达46%。2019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9.7亿吨,同比增长4.0%,而进口煤同比增长6.3%,进口煤增速高于国内煤产量。
2019年我国煤炭进口主要来源为印尼、澳大利亚、蒙古、俄罗斯和菲律宾,占比分别为46%、26%、12%、11%和3%。
进口煤暴增之后
面对1-2月份进口煤爆发式通关,中国海关在3月份出台了相关措施,对进口煤进行管控。
(一)全面禁止异地报关:广东、福建、广西异地报关已全面禁止。2019 年华南地区主要口岸异地报关占比普遍在40%以上。其中:广东省进口煤总量为7256万吨,异地报关量为3478 万吨,异地报关占比高达48%。如果异地报关被严格禁止,华南地区全年进口量可能要下降40%以上。
(二)按2017年的水平分阶段控制总量:据了解,各海关通知各通关主体2020年将以2017年50%的水平控制煤炭进口进度。中央电力企业进口额度由海关管控,多数华南地区电厂的进口额度被削减一半。其余终端企业进口额度由各地工信委(局)统筹分配。该控制并非针对2020年全年,预计后半年额度较为紧张,全年额度可能以2017 年全年水平控制。
2019 年海关通报全国煤炭进口量29967万吨,实际进口量约31000万吨。2017年全国煤炭进口量2.1亿吨, 2020年如按照不超过2017年的标准进行控制,2020年进口量将减少3910万吨,降幅为13%。
(三)3月份的进口煤管控政策,短期内容易造成煤炭集中到港。在政策刺激下,部分进口商将船期提前,原定于3月、4月到货的进口煤将提前到达,估计3月份进口量将逆势增加至2600万吨左右。根据船运跟踪数据显示,3月份上半月,中国海运进口煤到港总量约1300万吨,环比上月同期增长2.8%。
进口管控措施的实施效果,最终取决于国内需求,服务于实际耗煤需要,注重发挥进口煤保障煤炭供应、调盈补缺、平抑煤价的作用,有益地补充国内市场。
进口煤的走势主要取决于中国国内需求、国际煤炭需求、内外贸煤价差、进口管控措施等因素,后期应重点关注中国经济恢复情况、全球疫情蔓延对经济冲击程度、以及国际油价暴跌的持续性等。
首先,国内煤炭供应宽松,进口煤需求减弱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,其国内需求较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煤炭进出口量和价格。进入3月下旬,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向好,全国分区分级复工复产不断推进,国内煤炭需求仍处在缓慢回升阶段,而煤炭供给侧已经完成复工复产,恢复正常运营。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呈现不断宽松,国内煤价持续下跌。若国内煤炭需求难以恢复,供应保持充裕,预计进口管控措施将持续收紧,全年进口数量有所下降。
其次,全球经济承压下行,国际需求面临缩减。3月份以来,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,多个国家均采取了限制人员流动、关闭商业机制、员工在家办公等措施,国外多数国家处在疫情防控初期,随着疫情进一步扩散,全球经济将进一步受到冲击。国际煤炭主要进口国,如西欧、日本、韩国等,疫情形势较为严重,经济活跃程度降低相应减少煤炭消耗,而国际煤炭主要出口国,印尼、澳洲、俄罗斯等,疫情相对较轻,煤炭供给冲击相对较低。因此,国际市场上,煤炭出口面临需求下跌、价格下行的较大压力。
最后,全球油价突发暴跌,打压煤炭需求。国际煤价与国际油价密切相关。3月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就深入减产议题谈崩后,国际油价一路暴跌,WTI原油价格跌破25美元/桶,刷新2002年以来新低。
暴跌的国际油价下,国际煤炭需求进一步下滑,低价的原油和天然气将替代煤炭发电,减少煤化工产品需求,同时全球海运费的下跌将使得进口煤到岸价格继续降低。若国际油价长期维持在40美元/桶左右,国际煤炭需求不断减少,进口煤价持续下行,我国进口煤价格优势将扩大,促使进口煤需求增加。
整体上,中国国内煤炭供应偏向宽松、国内煤价下行,进口管控措施收紧,进口煤需求有所减弱。但与此同时,全球疫情的扩散正在冲击国际经济,减少国外煤炭进口。国际油价暴跌,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需求。国际煤炭进口减少、国际煤价持续走低,将刺激国内对低价进口煤的采购需求。截至3月20日,华南进口煤到岸价格指数API8已经跌至483元/吨,与国内煤价价差从1月份50元/吨扩大到3月下旬达70元/吨。
预计,后期国内进口煤较国内煤仍将保持价格优势,但受国内外经济下行,煤炭需求总量降低,在优先保障国内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取向下,进口煤数量将有所减少,全年进口煤呈现价跌量减的走势。